四方吊秤(常用于起重作业中称重的计量设备)长期闲置时,若防护不当,易因环境侵蚀、部件老化或结构损伤导致精度下降、功能失效。需针对其机械结构、传感器、电气系统等核心部件采取专项防护措施,具体如下:
一、清洁与基础防护
彻底清洁设备表面
闲置前需清除吊秤表面的灰尘、油污、锈蚀(尤其吊钩、连接轴等金属部件):
用中性清洁剂擦拭外壳,去除油污;对锈迹部位用细砂纸打磨后,涂抹防锈漆或防锈脂(如吊钩、秤体连接螺栓),防止进一步锈蚀。
清理传感器周围的杂物(如线头、铁屑),避免杂质堆积导致机械卡滞或信号干扰。
检查并修复损伤
查看秤体结构是否有变形、裂纹(如秤架焊接处),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后再存放,避免闲置期间应力集中加剧损坏。
检查吊钩、吊环等承重部件的磨损情况(如危险断面磨损量是否超标),若存在安全隐患,更换后再存放,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安全性。
二、核心部件的专项保护
称重传感器的防护
传感器是决定计量精度的核心部件,需重点保护:
用防尘罩或塑料薄膜密封传感器接口,防止灰尘、湿气进入(潮湿会导致电路短路或零点漂移)。
避免传感器承受外力(如禁止在秤体上堆放重物),存放时需将吊秤置于水平、无承重的支架上,确保传感器处于“无负载”状态,防止长期受力导致弹性体疲劳。
电气系统与显示屏保护
断开吊秤电源,取出内置电池(如可充电锂电池),单独存放于干燥处(每月补充充电一次,避免亏电导致电池寿命衰减)。
显示屏表面贴保护膜,防止划痕;控制面板的按钮、接口处涂抹少量硅脂,隔绝潮气,同时避免按键因长期闲置粘连。
电缆线整理成圈后用扎带固定,避免折叠、挤压(防止内部导线断裂),接头处用绝缘胶带密封。
机械传动与结构件防护
对活动部件(如旋转轴、轴承)加注专用润滑脂(如锂基润滑脂),减少锈蚀和卡涩风险,确保下次使用时转动灵活。
吊钩、吊环等部件若为可拆卸式,可单独卸下,用防锈纸包裹后存放;不可拆卸的则需涂抹防锈脂,再用塑料布覆盖。
三、存放环境控制
选择适宜的存放空间
优先存放于干燥、通风的室内环境(如仓库),避免露天存放(防止雨水、阳光直射导致外壳老化、金属锈蚀)。
环境湿度需控制在30%-60%,温度保持在5℃-35℃,远离热源(如暖气、烘箱)和腐蚀性物质(如酸碱试剂、化学品),防止传感器、电路元件老化或金属部件腐蚀。
避免挤压与碰撞
存放时需将吊秤平稳放置在专用支架或托盘上,避免直接接触地面(防止受潮),且周围无重物堆放,防止被挤压变形。
若多层存放(如叠放同类吊秤),需在层间垫软质缓冲材料(如橡胶垫),避免金属表面相互摩擦损伤。
四、定期检查与维护
短期闲置(1-3个月)
每月检查一次:查看存放环境是否潮湿,及时更换干燥剂;检查金属部件是否有新的锈迹,补涂防锈脂;通电测试显示屏、按键是否正常(每次通电不超过5分钟,避免电池损耗)。
长期闲置(3个月以上)
每2-3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:
转动活动部件(如吊钩旋转轴),确保无卡涩,必要时重新加注润滑脂;
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(完全充满后再放电至20%),维持电池活性;
用标准砝码(或模拟负载)简易校准零点,确认传感器无明显漂移。
五、重新启用前的准备
闲置后再次使用前,需拆除所有防护材料,清洁表面防锈脂;
检查电缆线是否完好,电池电量是否充足,必要时更换老化电池;
进行全面校准(用标准砝码按规程测试),确保计量精度符合要求(如误差在允许范围内);
测试吊秤的安全装置(如过载保护、限位开关),确认功能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