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子天平是高精度计量仪器(精度通常达0.1mg~0.1g),长期闲置时需针对其精密传感器、电子元件、机械结构的特性,采取防潮、防尘、防振动等防护措施,避免精度漂移、部件损坏或功能失效。具体措施如下:
一、闲置前的清洁与调试
彻底清洁
用软毛刷或专用清洁布清理称量盘、防风罩内外的灰尘、残留样品(尤其腐蚀性、吸湿性样品,需用无水乙醇擦拭后晾干),避免残留物腐蚀金属部件或吸引虫鼠。
清洁传感器周围缝隙(需断电操作),防止杂质堆积影响称量精度(传感器是核心部件,沾染异物可能导致零点漂移)。
校准与复位
闲置前进行一次校准(用标准砝码),记录校准数据,确认天平处于正常精度状态;若发现精度异常,需维修后再存放,避免带故障闲置导致问题恶化。
关闭天平电源,按说明书操作恢复出厂设置(部分型号支持),确保电子系统处于初始状态。
二、核心部件防护
传感器与电子元件防潮
传感器(如电磁力传感器、应变片传感器)对湿度敏感,需在天平内部(防风罩内或底部空腔)放置硅胶干燥剂(用透气布袋装,避免直接接触部件),并定期检查(每2~3周),受潮后及时更换。
若长期闲置(超过6个月),可将天平整体放入密封干燥箱,或用塑料袋密封(留微小缝隙平衡气压),内置干燥剂,控制环境湿度在30%~60%之间(湿度过高易导致电路短路、传感器氧化,过低可能引发静电干扰)。
机械结构防卡滞与变形
称量盘、防风罩玻璃等可拆卸部件,清洁后单独用软布包裹存放,避免挤压碰撞导致玻璃碎裂或金属盘变形。
对于带水平调节脚的天平,需将调节脚调至同一高度,使天平处于水平静置状态,避免长期倾斜导致机械结构应力变形。
三、存放环境控制
场地选择
放置在平整、稳固的工作台上,远离振动源(如机床、离心机)、强电磁场(如变压器、微波炉)、阳光直射及热源(如暖气、烘箱),防止温度变化导致部件热胀冷缩或精度漂移。
避免存放在厨房、实验室化学品区等易产生腐蚀性气体(如酸雾、油烟)的场所,防止金属部件(如称量盘、传感器引脚)锈蚀。
环境参数控制
温度:保持在15℃~30℃之间,避免极端温差(每小时温差不超过5℃),防止电子元件老化或机械部件热变形。
防尘:用原厂防尘罩(或透气棉布罩)完全覆盖天平,防风罩门需关闭锁紧,防止灰尘进入内部沉积在传感器或线路板上。
四、电气系统保护
电源与电池处理
断开主电源,拔掉电源线,将电源线整理后缠绕固定(避免接头处受力损坏),插头用塑料袋包裹防尘。
若为内置电池的便携式天平,需取出电池(防止长期闲置导致电池漏液腐蚀电路),电池单独存放于干燥阴凉处(每3个月充电一次,避免亏电报废)。
线路板与接口防护
天平背部的USB、RS232等接口,需用防尘塞封堵(无防尘塞可用胶带密封),防止灰尘、潮气侵入。
若存放环境湿度较高,可定期(每1~2个月)通电30分钟(仅开机,不称量),利用设备自身热量驱散内部潮气,防止电容鼓包、线路氧化。
五、长期管理与记录
定期检查
短期闲置(1~3个月):每月检查防尘罩完整性、干燥剂状态,清理周围环境杂物。
长期闲置(3个月以上):每2个月打开防尘罩,检查内部是否有霉斑、锈蚀,传感器表面是否洁净,必要时补充干燥剂或重新清洁。
记录存档
建立存放档案,记录闲置开始时间、环境温湿度、校准数据、检查维护记录等,便于再次启用时追溯状态,减少调试时间。
再次启用前的操作
启用前需拆除防护措施,清洁设备,重新校准(用标准砝码),通电预热30分钟以上,确认称量精度符合要求后再使用。若发现精度异常或故障,需联系专业人员维修,不可强行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