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方吊秤作为常用的起重称重设备,其精准度和安全性直接影响作业效率与人员安全,日常保养需围绕机械结构、称重传感器、电气系统、安全装置等核心部件,结合使用场景(如车间、港口、户外等)的环境特点展开,具体注意事项如下:
一、机械结构保养:避免磨损与变形
1.吊钩与吊环维护
常见问题:吊钩磨损、变形、裂纹,吊环连接处松动,长期受力或撞击易导致断裂风险。
保养要点:
每日检查吊钩的开口度、磨损量(磨损超过原尺寸的10%需更换),用放大镜观察是否存在裂纹,发现缺陷立即停用并更换符合标准的吊钩。
定期对吊钩轴承、吊环销轴涂抹防锈润滑脂,确保转动灵活;紧固连接处的螺栓,防止松动导致受力不均。
避免吊钩撞击硬物,存放时将吊钩挂置在专用支架上,防止挤压变形。
2.承重结构与连接件保养
每周检查秤体框架、承重梁等结构件,清理表面的灰尘、油污、铁屑,对锈蚀部位打磨后涂刷防锈漆,重点防护焊缝等易应力集中区域。
每月检查连接件(如螺栓、螺母、销轴)的紧固状态,更换松动或损坏的紧固件,避免结构件松动导致称重偏差或安全事故。
二、称重传感器与显示系统保养:保障测量精准
1.称重传感器防护
常见问题:传感器受潮、受撞击、接线松动,导致信号漂移、称重不准甚至失效。
保养要点:
保持传感器外壳密封完好,避免雨水、油污、粉尘侵入;户外使用时加装防雨罩,沿海地区定期清理表面盐分,防止腐蚀。
禁止敲击、挤压传感器,避免过载使用(称重不超过额定量程的110%),防止内部应变片损坏。
每周检查传感器接线端子,清理氧化层,紧固接线螺栓,确保信号传输稳定;避免线缆拉扯、弯折,损坏导线绝缘层。
2.显示仪表维护
每日清洁仪表显示屏,去除灰尘和污渍,避免用尖锐物体刮擦;检查仪表按键灵敏度,及时更换失灵按键。
仪表存放和使用时避免剧烈振动,户外使用时做好防晒、防雨措施;定期校准仪表(每月至少1次),使用标准砝码进行精度测试,偏差超限时及时调整。
若配备无线传输功能,定期检查信号强度,确保数据传输稳定;及时充电或更换仪表电池,避免电量不足导致数据丢失。
三、电气系统保养:防止短路与故障
1.线路与电源维护
每周检查电源线、信号线的绝缘层,更换老化、破损的线缆;线路布置避免与尖锐物体、高温部件接触,防止磨损漏电。
清理电气控制柜(若有)内部灰尘,检查接触器、继电器等元件的触点,涂抹导电膏防止氧化;用密封胶封堵柜体缝隙,内部放置干燥剂防潮,避免结露导致短路。
定期检查接地装置,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规范(通常不大于4Ω),防止漏电引发安全事故。
2.电池与充电设备保养
对于可充电式四方吊秤,遵循“浅充浅放”原则,避免过度充电或放电,延长电池使用寿命;充电时使用原厂配套充电器,禁止混用不同规格充电器。
长期不使用时,每月为电池充电1次,保持电量在50%-70%;存放电池时选择干燥、阴凉环境,避免高温或低温环境影响电池性能。
四、安全装置与辅助部件保养
1.安全装置检查
每日测试过载保护装置、紧急停止功能(若有),确保达到设定阈值时能及时报警或停机;每月检查限位装置的灵活性,调整至合理位置,防止设备超行程运行。
检查防脱装置(如吊钩防脱棘爪)的完好性,确保其能有效防止吊具脱落,损坏时及时更换。
2.辅助部件维护
清理秤体上的缓冲垫、橡胶护套等部件,更换老化、破损的缓冲件,减少称重时的冲击力对传感器的影响。
若配备遥控器,定期检查按键灵敏度和信号传输距离,更换电量不足的电池,存放时做好防尘、防潮处理。
五、环境适配与存放保养
1.不同环境针对性防护
户外/高温环境:避免仪表和传感器暴晒,加装遮阳棚;缩短润滑和防锈保养周期,防止部件老化加速。
潮湿/盐雾环境:增加设备清洁频次,用淡水擦拭表面盐分后擦干;对金属部件补充防锈油脂,电气部件采用双重密封防护。
粉尘环境:定期清理秤体和传感器缝隙内的粉尘,防止堵塞影响活动部件灵活性。
2.存放注意事项
设备长期不使用时,清洁表面后涂抹防锈油,将秤体放置在干燥、通风的室内,避免与腐蚀性物质混放。
拆卸吊钩、传感器等易损部件单独存放,做好标识;用防尘罩覆盖秤体,防止灰尘堆积。
六、日常操作与巡检规范
1.规范操作流程
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后上岗,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,避免超载、斜拉、撞击等违规操作。
称重前检查设备外观、连接件、安全装置状态,确认无异常后再进行作业;作业中若发现异响、振动、称重不准等问题,立即停机检查。
2.常态化巡检与记录
制定每日、每周、每月巡检计划,明确检查项目(如吊钩状态、传感器信号、仪表精度、安全装置灵敏度等),做好保养记录,便于追溯和后续维护。
定期(每年至少1次)邀请专业机构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测和校准,确保符合计量标准和安全规范。